土家文化卓越的传承使者田隆信
(作者:彭岸)
田隆信,男,土家族,1941年6月11日出生于龙山县靛房镇万龙村,1960年7月参加工作,曾在龙山县文艺工作队、汉剧团、民族文化馆从事音乐创作。
他精通土家族语言,擅长演唱、演奏土家族民歌及各种土家民族乐器。5岁时,母亲教其学会吹咚咚喹,8岁时,与家乡伙伴们一起进行咚咚喹吹奏比赛。10岁学会打溜子,12岁随迎亲队随性伴奏。多年来他搜集整理了近380多万字的民族民间文艺及地方戏曲资料,并在国内多家艺术院校传授咚咚喹和打溜子演奏技巧。2008年2月被授予“土家族打溜子”项目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2008年12月被授予“土家族咚咚喹”项目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他的演唱、演奏及作品曾90多次在国家、省、州、县获奖。他创作、演奏的土家族咚咚喹乐曲《山寨的早晨》和他演唱的咚咚喹歌调《乃哟乃》,一九八七年八月参加过在波兰举行的第六届索斯诺维茨国际民间歌舞联欢节;他创作的土家族打溜子《锦鸡出山》,一九八五年参加过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瑞士四国艺术节,一九八六年在美国纽约演出,一九九三年参加了“93柏林世界打击乐艺术节”,后来,此乐曲被中央音乐学院作为“建国后海内外有影响的中国民间乐曲”收藏;由他作曲、参加伴奏并担任主题歌演唱的土家族锣鼓舞《粑粑哈》,一九八三年获全国乌兰牧骑式演出队文艺会演“优秀节目奖”;他创作(合作)并担任主奏的土家族溜子锣鼓《毕兹卡的节日》,一九八六年获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比赛一等奖,一九八七年出国演出,一九八八年还获“湖南省建国以来优秀文化成果奖”;2008年2月,在民族文化宫和国家大剧院与他的同伴们分别表演了土家族溜子锣鼓《毕兹卡的节日》;2013年10月,他与同伴们演奏的土家族溜子说唱《岩生哥的婚事》代表湖南省参加了在山东济南举办的第十届艺术节,经过激烈角逐,获曲艺门类“群星奖”。
田隆信曾在《东方之星》、《中国土家族》等二十多部电影、电视艺术片中担任过演唱、演奏任务。曾被全国三十多家报刊发表过一百多篇通讯报导及专访文章。还被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多家新闻单位进行过专题报导。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他先后被县人民政府、州政协、州人民政府、省文化厅、省人事厅、省人民政府分别授予“县劳动模范”、“州优秀政协委员”、“自治州模范科技工作者”、“全省文化工作先进个人”、“湖南省少数民族地区先进科技工作者”光荣称号;2007年1月被湖南省文艺家协会命名为“湖南省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2006年12月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称号;2007年6月,北京,人民大会堂,田隆信先生获得了由中国文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颁发的“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的荣誉证书。
田隆信的名声早已享誉国内外,但他怀着对土家族艺术的追求,一生致力于土家族艺术创作、表演和传承工作。2004年他受聘为湘西州“民保”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龙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2006年7月,他被湘西州委、州政府授予“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2008年下半年和2009年为吉首大学“特聘教授”,传承民族文化;2012年3月,应邀去中央音乐学院从事“田隆信‘土家族打溜子’大师班”示范教学,受到该院师生的一致好评。他在全国各地授徒250多人。田隆信不愧为土家民族文化卓越的传承使者。